腰刀里的西北风情:他们在荒草野滩上锻造的文明 世界速讯

2023-01-09 09:24:51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关资料图)

不仅记录着历史

也承载着人们

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十八般武器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而刀则排名榜首。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冷兵器时代里,刀在人们的印象中最多的是征战杀伐,是冷血残酷的代名词,但在中国的甘肃省,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因刀而闻名,繁衍生息,他们就是世代锻造保安腰刀的保安族。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历史上,该地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商贾云集和茶马互市的重镇。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后用以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腰刀锻制工艺甚至成为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之一。到了2006年,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积石山县志》记载, 保安腰刀是由于聚居于大河家镇甘河滩村、梅坡村、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擅长打刀技术的保安族人民打制的,所产刀具构造精巧、质量上乘,工艺独成一体,故称为“保安腰刀”。

其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其中,最漂亮的还数“什样锦”。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在荒草野滩上创造的钢铁锻造文明,它始终贯穿着保安族人日常生活,是他们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腰刀样式、锻造技艺,反映着千百年来保安族人所经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是保安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李佳玲

来源:微游甘肃

标签: 积石山县志

[责任编辑:news001]

为您推荐